8 月 7 日晚,成都 2025 年第 12 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上,一场 90 秒的焰火表演成为全球焦点。当特效焰火在 “天府之檐” 上空绽放,来自历届世运会举办地的 12 种花卉在 3000 年前的 “成都” 铭文照耀下汇聚成 “友谊之树”,最终开满象征和平的 “鸽子花” 时,这场融合文明对话与科技突破的视觉盛宴,彻底点燃了成都的夜空。

一、三幕焰火:从历史纵深到全球视野
总设计师蔡灿煌将整个表演分为 “世运之约”“花开锦城”“梦想之光” 三幕,每一幕都暗藏深意。开场的 “世运之约” 以白天焰火构建 “文化桥梁”,3000 年前战国矛上的篆书 “成都” 铭文在高空亮起,成为目前成都平原最早刻有城名的实物证据的艺术化表达。当 12 届世运会举办城市的代表花卉在夜空中依次绽放,万千色彩不仅勾勒出文化交流的轨迹,更传递着成都对全球宾朋的盛情欢迎。
宣布开幕的 “花开锦城” 环节,世运会会徽与 12 朵芙蓉花同时闪耀。值得一提的是,芙蓉花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焰火字形限制 —— 团队采用古代篆书风格,利用篆体自然歪扭的特性,让每一朵 “芙蓉” 在空中呈现出灵动的姿态。蔡灿煌笑称:“以前要把字打得方方正正不容易,现在要把字打歪,同样考验技术”。
高潮 “梦想之光” 以一棵 “友谊之树” 为核心。这棵树的灵感源自成都金沙遗址的大树根遗迹和四川活化石珙桐树,当它在夜空中缓缓生长时,300 米高的树冠上绽放出洁白的 “鸽子花”(珙桐花),与圣火点燃的瞬间形成 “水火交融” 的奇幻景象。蔡灿煌特别指出,珙桐在植物界比大熊猫更稀有,用它象征和平友谊,既呼应了成都的生态底色,也传递了 “天下一家” 的东方智慧。
二、技术突围:在开放空间重构焰火美学
与大运会依托东安湖体育场的结构不同,本次焰火燃放场地是一片开阔平地,这对创意团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“没有天然的发射支架,传统高空焰火容易显得单调。” 蔡灿煌透露,团队创造性地将天府大道的路灯灯杆改造为低空发射架,在 10 米高度营造出立体花海,让焰火效果如同湖边芦苇荡般自然融入城市肌理。
环保技术的突破同样值得关注。湖南浏阳团队研发的 “无硫复合还原剂 W49” 让二氧化硫排放降为零,抗静电性能提升 300%,实现了从生产到燃放的全程安全可控。更令人惊叹的是 “水中点火” 仪式 —— 尾波滑水运动员在水面划出弧线时,天然气管道与水柱同步喷射,火炬在碰撞瞬间燃起,将物理奇观与艺术表达完美结合。
三、文化解码:从青铜文明到公园城市
这场焰火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浸润着成都的文化基因。在 “友谊之树” 生长环节,团队通过 3D 定位技术精准控制每一朵 “鸽子花” 的绽放位置,其灵感源自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分杈结构。蔡灿煌表示:“古蜀文明中蕴含的包容性,正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起点”。
开幕式选择在夏日傍晚 8 点举行,巧妙利用了成都 “昼夜双模式” 的自然条件。白天的彩烟与夜晚的焰火交替呈现,让光影始终与自然节奏共鸣。“当夕阳余晖与焰火交相辉映时,我们仿佛在天地间架起了一座时空桥梁。” 蔡灿煌回忆起现场效果时仍难掩激动。
从大运会的 “金色梦想” 到世运会的 “文明之花”,蔡灿煌团队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对成都城市精神的深度诠释。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:“成都既是‘天府之国’,也是充满活力的超级大城市。我们希望通过焰火,让世界看到这座城市既能守护千年文脉,又能引领时代潮流的独特气质”。
这场 90 秒的焰火表演,最终成为成都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乐鱼网官网。当 “友谊之树” 的枝叶在夜空中舒展,当和平之花与全球观众的欢呼声交织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,更是一座城市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的真诚邀约。
相关搜索:- 蔡灿煌谈成都世运会焰火新
- 2024成都世运会